一次又一次,還是「意外」嗎?
太魯閣事故,為所有破碎家庭致哀的同時,也應避免再次遺憾
2018年,普悠瑪列車出軌後,行政院提出257頁的「 台鐵總體檢報告」,並編列了2.75億的預算規畫推動邊坡監測系統(原訂2020年底完成建置),強調會建立嚴謹的SOP;而這次肇禍的工程車,也正在執行鐵路行車安全改善的計畫
這一切,本應讓回家的路更安全
然而,在普悠瑪事故後,行政院看似雷厲風行的改革,卻形同具文,鬆散的管理風格依舊,不但原訂1月就完成的工程延宕,邊坡監測系統也沒發揮作用
普悠瑪事故發生後,本應痛定思痛,盡全力改善鐵路安全,然而這份初心卻在時隔數月後變調,間接釀禍,再多的道歉,也無法告慰心碎的家屬
今天看了幾份報導,有工程專家指出,台鐵對於路線淨空丶邊坡防謢是三鐵(高鐵丶捷運丶台鐵)中,最鬆散的,連增設圍籬都缺乏明文規範,這樣的行政怠惰,行政院和交通部都難脫責任
如今,便宜行事,未拉手煞車的義祥工業社,當然要負起最大責任;但倘若行政院丶交通部把鍋全甩到義祥身上,再寫幾百頁不痛不癢的檢討報告出來
下次「意外」再發生
你還「意外」嗎?
#民主意外黨